小婶子
[ 2015-12-6 14:23:00 | By: caoqing19 ]
 
我要说的这个小婶子,她比我大七岁,读过三册书,到此时只认得自己的名字,农村人大都是这样的,拿起了锄头,就认得田地,自然很快就忘掉了书本,只因一心不能二用嘛。最后是收庄稼“颗粒归公”这个可能要换成“个字归师”都还给老师去了。

记得有一年春节,她男人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的门上头,意欲福气到来了。她不懂也看不懂这个倒着的福字,就问我,怎么这个字与那个字不是一样的呀?她家的正厅上贴的是一个正福字。字是一样字,只是两样贴法。

我当时笑得直不起腰,以为自己很聪明。在认字方面她自然不及我,可是干体力活,一般的男人还敌不过她,我更是靠边稍息。

她脾气急,嗓门大,做事风风火火,六月天里割禾,她不用戴草帽。力气也大,有一年她老公跟她打架,先是老公骑在她的身上,我们围观劝架的人,看也没看清楚,不知几时她骑在她老公身上,事后,我们村中的人把她调侃成我们村的女英雄。

做针线活她也是一把好手,纳的袜底,针脚细密且又匀称,像一件工艺品精致。打毛线,绣十字绣,样样在行。

今年她喜得孙子,该是高兴的事。可是她高兴不起来,因为儿媳妇总与她抬杠。总挑她的刺,特别是近段时间,她的女儿带着外甥住在这里,矛盾越来越多。我不是不去化解,而是日子久了,我也烦了,我害怕受牵连,说她们婆媳之间之所以闹得不愉快,多半是我这个外人去多了,准是做了一些要不的事,说了一些挑拨离间的话。所以我只是偶尔走近她身边。

我不能说农村里的女人全都是长舌妇,但是有的人是名副其实的,她说有一次她是向一个不算怎么交心的人,吐诉了她们婆媳之间的事,结果一传十十传百,最后传到了她儿媳妇的耳朵里,这下可好,旧结没解开,新愁又来了。吸取教训,她实在不敢再轻易的对别人吐诉了,这样一来她的心里就很压抑。

我也不知道,婆媳之间怎就会有那么多的事,想起来都是无关紧要的,鸡毛蒜皮,简直不值得一提的小事。可就是无端的会生一把火着了满地。

比如说:有一日,她先问女儿今天蒸个鲫鱼给外甥如何?女儿就回答:行。再问儿媳妇,你吃些什么?儿媳妇回答,随便。看上去很好呀,是不是?我觉得也很好呀。弄好了饭,一家人都来了,该添饭的添饭,该夹菜的夹菜,各吃各的,不就结了嘛。

告诉你,没这么自在,儿媳妇,把饭一添端在手里,这个菜碗里瞧瞧,那个菜碗里看看。咦,鲫鱼呢?怎么没了?

事情得从头说:外甥一岁,鲫鱼是只有两只了,而且还很小,做外婆的心疼外甥,听人家说鲫鱼蒸着吃比较有营养,她做外婆的替外甥开个小灶,正常呀。是不是,再说人家是客人,住得再久也终究会走的。可是儿媳妇不干,硬要说她偏心眼.......还时常生气跑回娘家。

我就说你不会多弄几只呀?

她说:儿媳妇明明就是翻调,前些天弄了她不吃,今天没有了她却要吃。这不明摆着与我抬杠吗?蘑菇,萝卜,青菜,冻鱼,肉汤,她都不吃,说我炒的味道不好。你叫我怎样?

也是,有心与你过不去,你能奈何?我与她见一次面,她就会不停的叨叨,还一把眼泪一把鼻滴的。她说她想不开了,夜里会一个人在被子里哭泣。我做不了包青天,再说真是包青天,也还不是有句清官难断家务事,可见包青天也难审理此案的。我只能解释几句,然后就说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你也别做傻事,俗话说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相信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。忍吧,世人都还不是这样过来的。我不能火上浇油,不能做那缺德的事。

我真不明白,她自从有了孙子之后,换了一个人似的,不多说话,也没有了先前的威风和霸气。这是谁弄得呢?不由得想起网上的话来,到底是鱼的过还是水的错?

 

 
 
  • 标签:婆媳之间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 

    时 间 记 忆
    <<  < 2015 - 12 >  >>
    1 2 3 4 5
    6 7 8 9 10 11 12
    13 14 15 16 17 18 19
    20 21 22 23 24 25 26
    27 28 29 30 31
    最 新 评 论
    最 新 日 志
    最 新 留 言
    搜 索
    用 户 登 录
    友 情 连 接


     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